查看原文
其他

照顾好穷人 |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1-06-15

独角兽导读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照顾好穷人


了解了我们前面所说的犹太传统对金钱的态度,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密释纳》、《塔木德》这样的超级宗教经典里会谈论大量的经济和金融问题。这种现象几乎是犹太教经典所独有的,无论是在儒道佛还是在基督教经典里,你都很难看到类似的情况。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些经典开卷就谈如何给自己挣钱,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讨论各种私有财产问题之前,犹太传统关心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照顾好穷人?


翻开拉比犹太教的枢纽经典《密释纳》,你看到的第一部《种子部》的第一卷是《祝祷书》,讨论的是每日祈祷的程序问题。紧接着的第二卷是《田角捐》。《田角捐》指的是田地四角的作物,按照律法,这些作物的果实归穷人所有,由穷人随便捡拾收获。《密释纳》六十多卷,分为六部,涉及大量宗教传统问题,何以田角捐位居第二?迈蒙尼德对此的解释是:民以食为天,因此《种子部》排在各部之首;田角捐的问题是在收获之前就要考虑好的问题,因此排在任何与收获有关的问题之首。换句话说,在一个犹太田主收获自己的作物之前,他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哪些是自己的,而是哪些是穷人的。


按照《田角捐》卷的规定,田角捐大约占收获总量的六十分之一,但这远远不是济贫的全部。在收获过程中,所有掉落的、忘收的果实也全部归穷人所有。收获完成之后,在田主能尝新之前,首先要分留出十分之一,这笔第一什一税归无立锥之地却对民族生存至关重要的知识分子所有——圣殿时代归祭司和利未人,后圣殿时代归贤哲。剩下的果实要再分留十分之一,作为每年去耶路撒冷朝圣时在耶路撒冷的花费。不过在七年周期中,每个第三年和第六年的这笔“第二什一税”则变为“穷人税”,由穷人领取,支付家用。第七年为休耕年,虽然不耕作,但田地里、果林里通常会自己生长结果,这些果实田主不得占有,只能听凭他人取用,大多也归穷人所有。


Pierre Monier:在圣殿缴纳什一税。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济贫措施大致上能满足当地穷人的基本生活,但有两个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第一、穷人的额外花销,比如碰上婚丧嫁娶,需要较多费用的情况。第二、旅行者的困境问题,所谓“路贫贫杀人”,你不可能指望路人留下来等待收获时节。为解决这些问题,每个社区又专门设立了“济贫盘”和“善款柜”,“济贫盘”随时向穷人发放当天的食物,“善款柜”则向需求者提供必要的资金。可以想象一下古代的欧洲或者中东,当一个犹太人到达举目无亲的远方时,他第一件要干的事情便是寻找当地的犹太社区,无论他何等穷困,只要找到社区,他就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济贫盘”和“善款柜”的资金物品不是来自田间收获,而是由社区大众捐赠的。说起这种捐赠,我们不能不谈到一世纪的犹太贤哲巴尔托塔人拉比以利亚撒。他对捐助是如此热心,以至于当地的募捐者一看见他就远远躲开,因为他总是倾囊相助,让自己所剩无几。某日他上街给女儿置办婚纱,看见几个募捐人在躲着他走,便追上去问道:“你们在为什么募捐?”他们说:“给一对孤儿新人置办婚礼服装。”拉比以利亚撒马上便掏出了女儿婚纱费,并说:“依照律法,这对新人比我的女儿有优先权。”不过这次他没全部捐出,而是留下了一点钱,买了一点麦子,回家放进了谷仓。妻子回家问女儿:“你爸爸带给你什么了?”女儿说:“所有他带来的都放在谷仓里了。”妻子去谷仓看,却怎么也打不开门,原来那一点麦子已经神奇地塞满了谷仓,把门都堵住了。于是妻子打发女儿去经堂找拉比以利亚撒,说:“回来看看你那位上天的朋友送给你什么?”他却对女儿说:“那都是神的财产,你所拥有的不该超过以色列穷人所拥有的数量。”



把这个故事跟前面所说的济贫措施合起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特点:


首先是在犹太传统中,穷人接受救济并非一种施舍,而是一种应得的权利。田主捐献也好,分留也好,一切都是按照律法的规定以及相关解读去做的,而不是出自个人的善心或者道德水准即使是拉比以利亚撒那样的大善人,他捐献的依据仍然在律法,只是经过了他自己的解释而已。这样的结果是在捐献者和救济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施舍与被施舍的关系,而只是各自获取应得的部分而已。穷人不仰赖富人的善心,也不必心存任何程度的感激。这样的济贫,让穷人活得心安理得,完全没有食用“嗟来之食”而引发的羞辱感和愤怒。这种把穷人的生活看成是一种权利而非施舍的观点,在古代世界里可说是鹤立鸡群,也是“犹太传统发明了福利制度”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


这种权利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犹太传统中特有的财产模式,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也就是犹太传统中的很早出现的“律法财产”模式,这与当时世界主要文明中流行的“自然财产”模式形成鲜明对照。在“自然财产”模式下,自家田地里产出的果实先被理所当然地看成自己的财产,然后才进行分配。但在犹太人的“律法财产”模式下,财产属于谁跟果实生长在谁家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律法规定属于你的部分才是你的。因此,穷人去田里拿取“田角捐”并不需要田主的同意,因为那些果实本来就是穷人的,而不是田主的。


“律法财产”模式的长处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就承担自己的责任。不仅富人承担责任,穷人同样承担责任。拉比以利亚撒为什么要把上帝给他的麦子捐出去?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看成穷人,在这里的责任是“不能靠救济把自己变成富人”——穷人可以致富,但是不能靠领取救济致富;因为救济是给穷人的,因此领取救济者必须同时注意保持自己的穷人身份。律法是上帝制定的,所以无论你得到的救助来自何人,本质上都来自上帝,由此拉比以利亚撒并不认为上帝给他的麦子有什么特别,一旦过量,同样需要转给其他的穷人。


在今天以色列的宗教社区里,很多银行都有一个特别账户,那里存储着救助穷人的捐款。这个现代“善款柜”专门给社区穷人提供婚丧嫁娶等较大支出的无息贷款,任何需要者都可以借用。很显然,这一制度的存在是以穷人事后会归还贷款为前提条件的。而这些犹太社区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即使是很穷的家庭,事后也会设法还上贷款。这里的魔法概念是“权利”,只有拥有权利的人才会真正自觉承担责任


19世纪东欧犹太婚礼。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那些侵犯穷人权利的人,比如不分留穷人税就食用收获的果实,拉比犹太教相信他们将遭到上天的诛杀。虽然听起来有点过分,道理却一点不假:不把穷人照顾好,无论你挣多少钱,你都坐在火山口上,而且是让大家都坐在火山口上。因此犹太传统在这里的逻辑是:照顾好穷人便是照顾好自己。




张平 2011年3月3日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